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互联网+”已经被喊了不是一天两天了,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近两年,互联网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也正在向各个领域渗透,最明显的莫过于互联网 + 金融了。但是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信用贷款,风险和安全性是其最根本性的问题,同时由于一直没有明确的监管及时跟上,使其经历了野草式的增长,行业混乱,良莠不齐。人们的目光也渐渐开始转向小额贷款行业,作为专业的小额贷款系统提供商,互融云带您一起简单了解一下小额贷款行业的“来和去”。
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小额公司主要有两个主流的发展方向。一个是以银行放贷的思维、根据抵押物放贷的形式。此类小额贷款公司的管理层大多是地方或中小银行跳槽出来的,利用手头资源,向当地难以获得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放贷。此类公司普遍放贷金额较大,百万级以上,大的可以到亿级。但由于资金有限,在政策上受到融资渠道的限制。客户量也是相对较少。此前上市的吴江鲈乡小贷、中盈盛达、集成金融等就属于此类。
另一个则是偏向纯信用,以重现金流的审核方式,发放无抵押贷款。此类小额贷款公司的管理层比较多的是港台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原小额信贷从业者。大多数是利用国外较为成熟的小额信贷及消费信贷的技术,在国内发展业务。此类公司普遍的放贷金额比较小,一般平均是10万级,或者更小。客户量则相对较多,比较而言,这种模式才是更符合政策定位的小额分散贷款。国内较有名的就有,亚联财(香港来的),富登(淡马锡旗下)、平安易贷、以及宜信(线下加线上同时有做)。再有就是依托供应链了,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为基础,设立一个小额贷款公司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当然,这个并不是主流,这样的小贷公司往往都是设立企业的副业,此处不做讨论。
那么小贷公司发展前景怎么样呢?首先是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前景。从政策上看,不论是逐步的利率市场化,民资银行试点,以及消费金融试点,都是对小额贷款公司整体行业的利好消息,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法规始终不明确,小额贷款公司定位尴尬,融资渠道受限等问题始终不见改善,政策不确定性仍然较大。从市场环境上来看,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机构开始注重小微信贷这一块。而在同样的业务定位上,小额贷款公司是根本没法跟银行竞争的,小额贷款公司的生存空间必将被压缩。从盈利水平上来看,小额贷款公司目前的利率水平政策红线为基准利率4倍,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会超过这个水平,确实是无奈之举。杠杆率受限,小额分散导致的高成本,缴纳非金融机构的高税收,行业不被重视导致的高融资成本等。实际而言,规范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利润率并不高,吴江鲈乡小贷为7.58%,实际平均水平不超过10%,严重违规的企业暂不作讨论。但随着利率市场化以及融资渠道的拓宽,盈利水平还是有望逐渐改善。总体而言,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行业中做的比较好的前景光明,而中下端得却随时可能倒掉。
从整体行业而言。一方面是市场化竞争更充分。随着银行业务下沉,业务空间压缩,经济下行,行业风险释放等诸多因素,会导致行业整体洗牌,最终形成行业内市场精细化区分,以后的小额贷款公司会在百万级以内划分出多细分市场,且真正的支持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会成为主流。各地市场出现集聚化(如果经营地域限制不放开的话),行业龙头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二是必然会互联网化。尤其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从风险性考虑,选择小额贷款公司也是一种避险考虑。同互联网金融相似,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小额信贷是金融中更加契合互联网的部分。
总体而言,在当前“互联网+”的风口下,小贷公司的跨地域性发展必然是个趋势,但是打破这种趋势,却需要政策上给予照顾,就目前来看,关于小贷公司立法,给小额贷款公司一个金融机构的名分,就能解决整个小额贷款行业的大部分问题。
另外,选择与银行合作,做银行的零售端,以自身团队为银行做小微业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银行省去了自建小微业务团队的过程,降低了成本,直接获取可观的小微信贷业务量。二则小额贷款公司则解决了资金问题,其他各方面也都是依托于银行,很多问题解决起来也会简单很多。